看动物一定要去动物园?不一定!昨晚,上海植物园“暗访夜精灵”夜游活动中,就有一组小分队在科普老师带领下,专门看动物。壁虎、大腹圆蛛、螽斯……在手电筒照射下,一个个小动物“原形毕露”,亲子家庭们还见证了“蛛丝马迹”“金蝉脱壳”的现场。
晚上6点半、7点,天色渐黑。参加当晚夜游的40组家庭分成4个小组,先后向植物园南、北两个园区出发,其中2组探访南区的“动物世界”,另外2组探访北区的水生植物以及蛙类等动物。
植物园里的“动物世界”似乎更为隐蔽,你不确定它们在哪里躲藏着。10组亲子家庭在科普老师带领下,拿着手电筒,照地面、照树叶背后、照树干,寻觅着它们的身影。
最早被发现的是蜘蛛,它们的学名是“大腹圆蛛”。其中一只大腹圆蛛正在织网,一根蛛丝挂在身边一棵水杉书上,而另一个挂到了对面较远的一棵树上,相距足有五六十厘米。“这么远的距离,蜘蛛是如何做到的?”科普老师的提问让大家瞬间陷入了沉思。
“是风,今晚风比较大,蜘蛛就借着风力,从一棵树荡到另外一棵树,挂上了蛛丝。”老师的答案让大家恍然大悟,直叹蜘蛛的聪明。
草药园是上海植物园里动物的聚集地。多种螽斯、壁虎、马陆等都在这里居住,大、小朋友们还在这里见证了“蛛丝马迹”“金蝉脱壳”现场。
“蛛丝马迹”中的“蛛”是指“蜘蛛”,而“马”是哪种动物呢?是在草原上奔跑的“马”吗?可以,仔细想一想,“蛛丝马迹”是指微小的痕迹,草原上奔驰的“马”这么大,怎么可能是“蛛丝马迹”所指的“马”呢?
当一只昆虫出现在草药园的岩壁上、被科普老师发现后,众人知道了“蛛丝马迹”中的“马”为何方神圣。原来,这只昆虫叫“灶马”,它就是那匹“马”。
夜游中,大家发现了几只蝉壳,有没有正在蜕壳的蝉呢?在草药园,六年级学生小曹有了新发现,当他用手电筒在树木上照到一只“异样”的虫子后,立刻报告老师。老师过来一看,招呼大家一起来观察,“这就是‘金蝉脱壳’,它是一只蟪蛄,是一种比较小型的蝉。大家看颜色,它外面是绿色的,不是金色的。那为什么会有‘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呢?”老师的提问让大家又陷入了思考。
“这是因为,古人所说的‘金’其实可能是铜,主要是青铜,刚制作出来的时候是金色的,经过漫长时间氧化以后,出现了铜绿。”老师的解释又让大家增加了昆虫以外的知识。
现场,记者发现,部分小朋友和家长们对动植物有浓厚兴趣,知识也相当丰富,这也正是他们报名参加夜游的原因。上海植物园介绍,今年的“暗访夜精灵”科普夜游每周五、周六和周日展开,感兴趣的家长可以关注植物园微信公众号报名,名额有限,可能需要提前订好小闹钟,及时报名。
在线配资炒股,配资网址找加杠网,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