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烟水雲山天地宽》是明代著名文人唐寅(唐伯虎)的一首题画诗,充分展现其诗画合一的艺术境界与超脱隐逸的思想情怀。以下是对该诗的赏析及作者简介:
---
诗歌原文
(注:唐寅题画诗版本较多,此处选取常见版本)
烟水雲山天地宽,尽容樵斧与渔竿。
麒麟阁上丹青笔,要画须看得见难。
---
诗歌赏析
1. 意境开阔,隐逸超然
“烟水雲山天地宽”以水墨画般的笔触勾勒出苍茫自然的壮阔意境,云雾、山水、天地融为一体,暗示文人理想中远离尘嚣的精神世界。“尽容樵斧与渔竿”进一步将樵夫与渔父的平凡生活纳入画面,体现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 对比与讽刺
“麒麟阁上丹青笔”指代宫廷画师为功臣绘像的功利之举,与前两句的自然闲适形成鲜明对比。唐寅以“要画须看得见难”暗讽官场浮名如过眼云烟,反不如山林渔樵之乐真实永恒,体现其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人格志趣。
3. 诗画交融的艺术特色
作为题画诗,它不仅是对画面的描述,更延伸了画外之意:画中烟云山水虽静,诗中却蕴含对生命选择的思考。唐寅以诗补画、以画蕴诗,展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才情。
---
作者简介
唐寅(1470—1524),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南直隶苏州人。早年科举得意,后因卷入科场案断送仕途,遂纵情诗画,浪迹江湖,成为明代中叶文人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 艺术成就:
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明四家”,擅长山水、人物、花鸟画,笔法秀润峭利,意境清远;书法师法赵孟頫,诗风清丽洒脱,代表作《桃花庵歌》等广为传诵。
· 文化形象:
民间传说中常将其塑造为风流才子,但真实历史上的唐寅一生坎坷,晚年皈依佛门,作品中常透露出世情怀与对命运的反思。
· 思想倾向:
融合儒释道思想,既追求道家自然超脱,亦保留文人孤高自许的品格,诗画中常见对自由生命的讴歌。
---
总结
这首题画诗以简练语言包裹深厚意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亦是对功名价值的消解,典型反映了唐寅晚期艺术中“看破红尘,心向自然”的哲思。其诗画作品不仅是明代文人艺术的巅峰,更成为中国文化中逍遥精神的象征。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在线配资炒股,配资网址找加杠网,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