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广州市花都区竹洞村获评表现突出集体,被予以通报表扬。
碧水映青峦,幽篁绕岸环。走在竹洞村,目之所及全是盎然的绿意。近年来,竹洞村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筑牢“科学兴绿、常态护绿、绿富并举”三大支柱,凝聚组织合力、强化制度保障、扩大示范效应,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答卷,实现了生态颜值与经济价值双提升。
(受访者供图)
科学兴绿
从“添绿意”变“添美景”
竹洞村是岭南盆景之乡,家家户户种盆景的传统塑造了村民们突出的审美意识和经营意识。因此,在绿美乡村建设初期,竹洞村党总支就提出了“以绿为基、筑绿为美、点绿成金”的发展思路。
在竹洞村党群服务中心,一张由广州市园科院,花都区农业农村、林业部门以及区属国企等多个部门共同编制的《竹洞村乡村绿化规划图》格外醒目。竹洞村的乡村绿化特别之处在于实现了现代设计与乡土记忆、风貌提升和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一是以环湖发展轴为脉络,避让百年古树、传统建筑;二是通过系统摸排,精准锁定17处绿化空间,定制“乡土植物套餐”,创新绘制“一树一坐标”精细化施工图;三是同步融入产业规划,为乡村长远发展留足空间。
竹洞村乡村绿化规划图(受访者供图)
要把“愿景”变“实景”,离不开广大党员群众的实干苦干。2024年以来,竹洞村党总支持续发挥“党建+”引领效应,建立党员联系热心人士机制,利用春节、清明等节假日开展热心人士联情走访活动,动员热心人士认捐认种认养。积极联动24家党政机关党组织,先后开展“我为竹洞种棵树”“乡村绿化先锋行”等活动,发动500名在职党员认领“竹洞添绿”微心愿,劝导村民主动腾挪绿化空间,党群合力植树3000棵。2025年3月,全省乡村绿化主题植树活动省级会场选定竹洞村,省、市、区、镇、村五级联动,共同在竹洞村种下了一片绿美之林、希望之林。
开展“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主题党日活动(受访者供图)
此外,竹洞村不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划分10个综合网格,落实“两委”干部分片包联制度,构建村干部+经济社长+村民分级负责机制,推动党员群众自主拆除自家废弃棚舍、清理各类杂物,持续践行垃圾分类、厨余垃圾沤肥等,确保竹洞村沿着绿化、美化、净化的方向一路向前。
“多股绳拧成一股劲,”村党总支书记吴国波指着环湖绿道说,“经过这几年的乡村绿化行动,过去种下的一棵棵树,逐渐形成了一片片景,环境好了、风景美了,我们的底气也更足了。”
常态护绿
从“一时美”变“时时美”
乡村绿化,树要种得下,还要栽得活、长得好。竹洞村党总支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的理念,强化组织带领、党员带动、群众参与,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做实长效管护。
——技术下沉,苗木有了“三甲医院”。
“以前树死了只会补种,现在有‘体检医生’了!”竹洞村依托红联共建机制,充分发挥广州市园科院资源优势,组织专业团队多次深入竹洞,开展科普下乡、苗木“体检”、除虫除害等活动,手把手为干部群众传授“三埋两踩一提苗”技术,并向竹洞村捐赠花卉苗木,打通绿化技术下沉基层“最后一公里”。
——党员带头,管护有了“关键力量”。
竹洞村党总支创新网格化管护机制,推动村干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全覆盖进网入格,细化管护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悬挂管护责任牌,将管护成效纳入党员“评星定级”和发展党员考量内容,推动党员干部认真履行绿化管护职责。村党总支一手抓绿化、一手谋发展,聚焦产业发展核心区,重点抓好竹洞湖沿湖绿化日常管养,实施“日管护+周巡查”制度,确保苗木健康生长、增绿成景。
党员先锋带头护绿(受访者供图)
——群众参与,乡村有了“爱绿风尚”。
乡村绿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乡村未来,要让村民们都参与进来。竹洞村党总支将绿化管护写入村规民约,作为乡村治理积分制重要指标,和村民年底分红挂钩,推动村民主动参与苗木修枝、浇水、施肥等管护活动来赚取积分。立足“家家种盆景”的独特优势,积极组织开展“绿美庭院”“绿美阳台”评比活动,鼓励村民自觉认领房前屋后、闲置空地的绿化管护任务,着力将污秽不堪的“卫生死角”打造成鸟语花香的“金角银边”。
在竹洞村“金角银边改造计划”的推动下,村民袁叔的庭院实现了华丽蝶变,“方寸地”变“聚宝盆”——从原先堆满废品的杂乱空间,爆改为精致典雅的盆景园。袁叔精心培育的微盆景曾被游客高价买走,更让他找到生活的新乐趣:“现在浇花比打牌有劲!”
村民以庭院“小美”带动乡村“大美”( 受访者供图)
绿富并举
从“提颜值”变“提产值”
对于乡村而言,提升“颜值”是发展的基础,提高“产值”是发展的目标,推动绿美乡村建设就是要把美景变“钱”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占地886亩的竹洞湖生态综合体,这里的湖光山色、草长莺飞生动演绎了田园之美。竹洞村党总支深挖“绿色GDP”,充分利用区属国企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经营优势,联手签署合作发展协议,预计带动投资超2.5亿元,以“盆景花木+旅游+文创”多元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串联乡村特色景点、民宿与观光休闲农业,探索引入“乡村+萤火虫+露营+灯光秀”等新业态,加快布局“吃住游购娱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培育乡村旅游新亮点。
探索“乡村+萤火虫+露营+灯光秀”新业态发展模式(受访者供图)
为了激活“造血”功能,竹洞村以集体土地、物业作为入股资本,成立广州竹洞强村投资有限公司,通过民主表决、集体商议,在全市率先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CEO),领衔组建运营团队,积极探索第三方公司与强村公司合作运营新模式,持续推动古村民俗、盆景花卉、田园风光等资源转化为乡村发展的资本。
近年来,竹洞村大力发动热心人士回村投资,引进了“逸翠园”“满春园”“怡翠园”等一批高端盆景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加强盆景协会与农户的联系,形成“协会+企业+农户”的模式,造就高端苗木种植、展销的集聚规模,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成为集体分红有股金、土地流转收租金、公司打工赚薪金、庭院经济得现金的“四金”农民。
成立“广州竹洞强村投资有限公司”,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受访者供图)
来到竹洞村农村电商产业园内,多名主播正在手机屏幕前向客户介绍微盆景种养的技巧。近年来,竹洞村围绕“电商直播+AI赋能”融合发展需求,先后组织开展“乡村振兴电商知识培训会”“乡村振兴电商直播培训班”等活动,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盆景消费群体采购需求,积极攻克微型盆景的养护技术难题,压缩中大型盆景种养成本,同步完善线上展销渠道,进一步实现从原始树胚售卖到成品盆景展销的产业升级,全村盆景年产值超8300万元。
在竹洞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沙盘前,新一轮“党员护绿爱绿先锋岗”正在招募。当被问及上榜“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突出集体”要诀时,吴国波指着墙上的标语说道:“党组织强起来,党员动起来,群众跟上来——这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生动的基层实践智慧。”
南方+记者 周甫琦
通讯员 梁英
在线配资炒股,配资网址找加杠网,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