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财经消息,7月10日凌晨,美联储公布了6月份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对利率前景的分歧主要来源于对美国关税政策影响通胀的预期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纪要强调了今年美国经济政策的快速变化使得美联储的决策变得复杂。美国关税政策、监管政策等一系列政策变化都加剧了其经济的不确定性。据记者统计,纪要中提及“不确定性”(uncertainty)一词高达27次。
向前回溯,6月19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保持在4.25%至4.5%不变,连续第四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市场对6月份会议的结果早有预期,但此后多位美联储官员公开“喊话”,支持提前在7月份降息,使得美联储降息预期一度生变。但随后,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不必急于降息,叠加6月份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使得市场对7月份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又骤然“降温”。
“根据近期美联储官员的表态,当前美联储12名票委的货币政策立场分歧较大。”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美联储12名票委中持中性立场的有6人,包括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主张保持政策定力,另外有2名票委持“鹰派”立场。在当前美联储决策中,美联储主席的倾向仍较为重要。此轮美联储开启宽松周期货币政策方向主要由美联储主席主导(加息周期同样由美联储主席主导)。从美联储每次会议投票结果来看,仅在少数几次会议上个别票委表达了与美联储主席不同的决策。
纪要显示,一些政策制定者表示,如果数据与他们的预期一致,他们将对在7月份会议上降息持开放态度。但大多数政策制定者认为,今年适当的降息可能是合适的。总体看,纪要显示美联储内部对短期降息的支持有限,甚至有一些美联储官员认为今年无需降息,与会官员都普遍同意,在调整美联储货币政策时仍需持谨慎态度。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2024年9月份至12月份,美联储曾连续3次降息,累计降幅达100个基点。然而,自今年初以来,美联储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一直“按兵不动”,这折射出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正面临“两难”处境。一方面,为前瞻性地预防美国经济出现衰退,联邦基金利率有必要向中性利率水平靠拢;另一方面,面对美国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美联储又不得不高度警惕通胀反弹的风险。
明明表示,决定未来美联储是否会转向“鸽派”更为关键的因素仍是美国经济数据变动,当美国经济明显收缩、通胀问题可控时,存在美联储从“鹰派”向“鸽派”转向、美联储“鸽派”底色更深的可能性。
他进一步分析,当前虽然美国部分就业数据显示其就业市场存在一定走弱迹象,但整体就业市场仍存在韧性。美国就业数据给予了美联储观察经济状况的窗口,7月份美联储降息概率较低。
在线配资炒股,配资网址找加杠网,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