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就开始炒楼市会有棚改货币化和政府大规模收储。
周二,中央城市会议通稿发布!传的小作文一个都没实现。
很多人还指望着拉房价,甚至有人一个劲的鼓吹:房价不涨,内需就起不来,经济好不了。
这种人不是蠢就是坏!
当然,这样的人往往从事的工作是:房产中介,外资机构,国内金融机构等。
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当然希望国家放水拉抬房价了。
还有另外一些人说,房价不涨,股市也不会涨。
这简直就是愚蠢至极。
很多人看了会议之后,觉得好像没啥新意,似乎都些老生常谈的事。然而,或许10年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这场会议的重要性。
因为它本质上是解放生产力的一场重大变革。
带着这些问题,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一、楼市落,股市起的资金面逻辑
任何资产的价格说到根上就是看有没有资金不断流入。
在增量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资产与资产之间就是竞争关系。
假设社会上一共只有10万亿资金,流入楼市8万亿,股票、债券等其他资产就只有2万亿的规模。
反之,如果流入楼市的资金减少,其他资产就能获得更多资金。
而资金流向什么资产,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层如何引导。
过去这20多年,管理层将资金主要向楼市引导。
中国楼市巅峰时刻的总市值是450万亿。
而现在股市的总市值只有100万亿,流通市值是80万亿左右。
中国的债市是190万亿。
很显然,中国楼市的市值占比过于畸形,抢夺了社会大部分资金。
之所以楼市有这么多资金追捧,是因为国家发展的早期,需要先做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建设跟土地绑定在一起,加上地方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卖地,那么管理层就会引导资金进入楼市。
这次中央城市会议定调未来楼市主要是存量优化,而不是继续扩张,这就意味着房价没有大涨的空间了。
我们都知道,货币会不断超发,那么未来超发的货币会更多进入其他资产中,这其中股市会接受很大一笔注入。
现在美国楼市的市值是52万亿美元,而美国股市市值是60万亿美元左右。
未来,中国的楼市和股市市值的比例大概率也会奔着美国的方向走。
二、这是一场提升劳动者效率的革命
中央城市会议并非只是关于楼市的会议,它是一场关于提升效率的革命。
现在的楼市已经严重束缚了生产率的提升。
房地产既有实体经济的一面,也有虚拟经济的一面。
实体的一面是在修建的过程中能带动GDP增长。虚拟的一面就是房子的金融属性膨胀。
当全国人民都热衷于炒房的时候,请问谁还有心思踏实工作和创业?
所以,我们国家在很早之前就提出了脱虚向实,主要针对的就是房地产。
只不过那个时候,居民没把这当回事,还在玩命的买房。
当房价被炒到天上的时候,大部分还没有买房的人只能忍受更高的房价和租金。
当年轻人工作一辈子都买不起房的时候,请问他们还会努力工作吗?即便努力工作,他们还舍得消费吗?
房价上涨只会暂时刺激消费,因为买了房的人会产生财富效应。但涨价过度之后,整个社会将失去活力。
我们可以想想香港。其经济本来是很好的,可在超级地租下,第⼀产业消失了,第⼆产业消失了,最后连依附于⾼级服务业的中产阶级也快要消失了。
超级地租,是指由居民承担的,超越合理⽔平上限的, ⽤于购房(供楼)或租房的⽀出。通常,我们将居民收⼊之30%定义为居住⽀出合理⽔平上限。
国内恐怕很多地区早就超过合理水平了。
当下,一线城市的社零增速就持续低于全国水平。
如果还让房价继续涨,你敢想象会发生什么吗?
我们能看到,现在政策明显对于房价已经不着急了,只要不大跌,大概率不会有增量政策了。
三、这是一场提升生产要素效率的革命
土地本身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
经济要更好的发展,需要管理层做好城市的大统筹。
这次会议不是提到未来的主旋律是城市更新吗?
大家可以看看各个城市的老城区,是不是很多破破烂烂的房子?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的胡同。
放着这么好的地段不开发,难道是脑子有病?
当居民都指望高额的拆迁赔款时,拆得动才奇了怪了。
为啥美国不修高铁?
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土地是私有化的,美国政府拆不起。
很明显,这都浪费了土地的效率。
好的土地没有被开发,劣质土地却被开发出来。
还有些开放商为了抬高房价,捂盘惜售!当年李嘉诚拿了地都不盖。等到地价涨起来,转手就卖了。
你可以说他精明,但这就浪费了这块土地应该释放的价值。
地方政府也同样如此,由于他们的收入大都来自于卖地。为了获得一个好的价格,他们每年批出来的地就抠抠搜搜。
为了释放土地的生产力,未来还要进行更加彻底的税改。
当地价被炒高后,企业将承受更高的成本,对于我们产业升级十分不利。
你可以想象一下,假设你开一家便利店,租金5000元,毛利1万元。把其他成本除开后,还能赚几个钱?
然而,房东又做了什么?创造了什么价值?
任何人都想当包租公,因为可以不劳而获嘛。
但当包租公分走的利润太多时,对整个社会是不利的。
相比而言,股票本身不是生产要素,即便是把股价炒高,对生产要素的效率并没有影响。
因此,股票接力楼市成为居民财富蓄水池是大势所趋。
四、房子回归消费属性
我在给大家分析政策时,很早就说过了,管理层现在就是要让房子回归消费属性。
比如,多次会议中都提到了“好房子”。说明管理层依然坚持房住不炒。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不要指望房价还像以前那样疯涨了。
能止住不跌就是不错的了。
当它拖去金融的外衣后,投资的性价比就很低了。
当然,买来住是另一外一回事。
当人们还在买涨不买跌的时候,说明金融属性还很强。
大家好好品一品其中的味道吧。
当房子逐渐拖去金融属性时,必然会有另外一种资产替代房子作为财富蓄水池的功能。
方向已经很明确了。毕竟管理层都在用真金白银往里买,也在不断的引导资金往里买。
在线配资炒股,配资网址找加杠网,正规手机股票配资论坛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